A.登封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和中国丹霞地貌
B.福建土楼和江西三清山
C.河南安阳殷墟和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D.开平碉楼与村落和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
2.关于我国能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东部
B.长距离、大规模的北煤南运、西电东送、北油南运、西气东输是我国能源运输的基本格局
C.山西、鄂尔多斯盆地、蒙东、西南、新疆等5个区域的煤炭、油气、水力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70%以上
D.“十二五”时期,火电将不再成为我国的主力电源
3.某地发生破坏性地震,位于震区的甲乙两地,甲地震中距比乙地大,则:
A.甲地烈度小于乙地
B.甲地烈度大于乙地
C.甲乙两地烈度可能相同
D.甲乙两地受破坏程度不可能相同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国语》是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左传》是最早的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国语》《左传》既长于记事,又长于记言
B.我国古典小说中真正地吸收史传文学写人艺术经验的第一部作品是《水浒传》
C.《金瓶梅》开辟了一条写平凡人生活的道路,显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长足发展
D.屈原的《离骚》是我国第一部长篇政治抒情诗
5.由于青铜技术的成熟包括鼓风、浇铸等的运用,世界各个民族的先人陆续掌握了冶铁技术,中国是在时代初步掌握了冶铁技术。
A.春秋战国 B.汉代 C.秦代 D.宋代
6.全球气温升高和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多种原因中,难以人为改变的是:
A.高消费、高浪费、大排放的生活方式
B.对资源、能源的掠夺性开采
C.生产工艺水平低
D.自然资源的有限承载力
7.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正确的是:
A.《秋浦歌》——杜牧——唐代——诗歌
B.《北京人》——曹禺——现代——话剧
C.(哈姆雷特》——莎士比亚——英国——小说
D.《叶甫盖尼?奥涅金》——歌德——德国——诗体小说
8.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顾拜旦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
B.邓稼先被称为我国的“两弹元勋”
C.林则徐是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D.关汉卿与马致远、郑光祖、汤显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9.以下关于生活常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英钟的电池耗尽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的位置
B.电炉“燃烧”是电能转化为内能,不需要氧气
C.鸽子可以检验测定地球磁力场
D.冬天室外的铁器和木材温度并不一样,因此触摸的话会感到冷热不一样
10.下列有关饮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铁锅炒菜有利于防止缺铁性贫血
B.食用加碘盐能预防甲状腺肿大
C.晚上睡前喝牛奶能促进睡眠
D.多吃富含纤维食物易于补充大量维生素
(广东公务员网http://www.gdgwyw.com)参考答案解析
1.【答案】A。解析:第三十四届世界遗产大会于2010年8月1日在巴西举行;B、C、D三项分别是2009年、2006年、2007年入选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2.【答案】D。解析:“十二五”时期,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仍将是我国能源供应的主体,特别是煤炭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中,仍将起着基础性作用。
3.【答案】C。解析: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影响和破坏程度的一把“尺子”,简称烈度。一次地震后,一个地区的地震烈度会受到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地质构造、人的感觉和建筑物构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地震烈度与震中距没有完全的相关性。
4.【答案】A。解析:《国语》长于记言,《左传》长于记事。
5.【答案】A。解析:现已从考古学上明确,中国最迟在春秋晚期已掌握了冶铁技术,并且是生铁铸件和块炼铁锻件同时出现,并且战国时期钢铁生产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出现以块炼铁为原料的渗碳钢制品。
6.【答案】D。解析:本题A、B、C三项,只要人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都能够有效地改变,只有D项除外。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7.【答案】B。解析:A项《秋浦歌》的作者应是李白;C项《哈姆雷特》是戏剧;D项作者应是俄国的普希金。
8.【答案】D。解析:关汉卿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9.【答案】D。解析:铁器和木材的温度其实是一样的,但因为铁器相对于木材是热的良导体,会更快传导身体的热量,所以会感觉铁器更凉。
10.【答案】D。解析:富含纤维的食物并不一定富含维生素,因此并不易于补充大量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