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主页  >> 行测资料  >> 其它   
其它
2012年深圳公务员考试语句表达题型分析
http://www.gdgwyw.com       2012-09-07      来源:广东公务员考试网
【字体: 】              

  备战2012年深圳公务员考试的考生都知道,相较于广东省考不同的是,深圳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中需考察语句表达,这种题型主要是考查应试者对语气、语序、语法结构等在言语表达中所起作用的理解程度。所以,这种题型对应试者在言语表达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相对于词语替换、选词填空来说,语句表达的难度较大,它要求应试者在言语表达的规范性、准确性等方面有较高的水平。广东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gdgwyw.com/)根据近年来出题的实践,最近几年语句表达主要有下列几种出题方式。


  1. 病句判断


  这种题型通常是给出四句话,其中只有一句话正确,其他三句都存在着语病,要求应试者找出正确的一句话来。综合各种情况,可能出现的语病有:


  (1) 用词错误


  病句中最常出现的错误之一就是用词不当,主要体现在混淆对象、感情色彩不符、弄错对象、风格色彩不协调、搭配不当等。


  例题1:对金钱的强烈欲望,已经把他改造成一个冷血动物。


  【解析】在此句中,“改造”一词通常指将习惯不好的人变成一个好人,用在这个句子中显然不合适,可以将这个词改成“扭曲”或者“变成”,更符合题意。


  例题2:小王这个人为人热情大方,“不拘小节”但也有粗心马虎的特点。


  【解析】“特点”在形容人时一般是褒义,“热情大方”,“不拘小节”都可以说成是特点,但“粗心马虎”只能说成是缺点。


  例题3:年轻人应到外面的世界走一走,开拓自己的视野。


  【解析】“视野”用“开拓”一词是不合适,如果把“开拓”改为“拓展”、“拓宽”等词更为合适。此病句犯了搭配不当的错误。


  (2)语法方面的错误


  语法方面的错误种类很多,有多种表现形式,以下我们归类进行列举:


  1) 词性误用所谓词性误用,是把甲类词当乙类词用,如形容词当动词用,名词当动词用,副词当动词用等,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语病。可通过以下例子体会一下词性误用的错误。


  例题1:网球运动员在比赛间隙,经常会喝点水,吃点香蕉,以强壮他们的体能。


  【解析】此句中的“强壮”一词本应是形容词,如“身体变得强壮了”,一般不用作动词,句子中应当找一个能与“体能”搭配的及物动词,因此“补充”最为合适。


  例题2:姐姐生了个孩子,才三个月,总爱冲着人笑,真是惹人可爱。


  【解析】“可爱”只能做形容词,句子中应当使用一个动词,所以改为“喜爱”更为恰当。


  从以上两例看,形容词和动词之间误用的情况很常见,考生应加以注意。


  例题3:他学习别的功课都不开窍,只有学习计算机课程很悟性。


  【解析】“悟性”是名词,这里在“很”后应用动词,可以在“悟性”前面加个动词,变为“很有悟性”。


  2) 代词使用不当代词使用不当一般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用错了代词,一种是代词使用指代不清。这两种情况都会让人产生语义的误解。


  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题1:即使你的上司在工作上有什么失误,也绝不能在别人面前批评或责怪你们的上司。


  【解析】在此句话中,出现了代词前后使用不一致的问题,使整个句意前后矛盾,正确的应为“也绝不能在别人面前批评或责怪你的上司”,属于错用代词。


  例题2:丽丽一向是个注重仪表的女孩子,可是昨天下午,他却蓬乱着头,满头大汗地冲进了教室。


  【解析】在此句中,“丽丽”是一个女孩子,正确的指代关系词应该是“她”而非“他”,此句犯了指代不清的错误,应将后面的“他”改成“她”。


  例题3:《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是刘恒的一篇反映现实平民生活的小说,他用诙谐的语言表现了市井寻常百姓的生活。


  【解析】此句话存在着指代不清的问题,句中的“他”可以理解为小说的主人公张大民,因为张大民是一个极诙谐有趣的人,也可以指代作者,应将此句中的“他”给以明确化,改为“小说中的主人公”,这样整个句子才意思通顺,指代清楚。


  3)介词使用不当在所给题目当中,介词使用不当。介词使用不当包括用错介词和介词同宾语配合不当。


  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题1:这篇文章,对揭露“法轮功”的本质上起了重大作用。


  【解析】此句中介词使用错误,即“对……上”有误,属于错用介词,应改为“这篇文章,对揭露‘法轮功’的本质起了重大作用。”删掉介词“上”或者也可改为“这篇文章在揭露‘法轮功’的本质上起了重大的作用。”


  例题2:临出发前,局长语重心长地向每一位同志握手。


  【解析】此句中的介词“向”属于用词错误,可以说“向人打招呼”、“向每个人问好”、“向每个人敬礼”,故应将介词“向”改成介词“和”,或者也可以改成“跟”。


  上述两例都属于用错介词的情况,下面再看介词与宾语搭配不当的例子。


  例题3:伟大的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地向小康的大道上迈进。


  【解析】此句的介词“向”与其后的宾语搭配不当,应改为“伟大的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地在小康的大道上迈进”。将“向”改为介词“在”。这样通顺一些。


  4) 连词使用不当这里说的连词,包括关联词语。连词出现的错误常见为搭配不当。


  请看连词使用不当的例子。


  例题1:这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并且缺乏实际意义。


  【解析】此句中的连词“并且”,使前、后句意思出现了不连贯的问题,不能准确表达句意,应将这个连词改为“但是”或者“可是”。


  例题2:至于节食越瘦的说法,不一定是正确的。


  【解析】在这个句子中出现了连词“越”,作为一个连词,“越”的出现是有规律的,即“越……越……”成对地出现,此句之错误即缺少一个“越”字,应改为“至于越节食越瘦的说法,不一定是正确的。”


  例题3:只有汽车没了油,它就不能够行驶了。 【解析】该句中的连词“只有”,是一个必要条件的连词,应该使用一个表达充分条件的关联词,应该将“只有”’改成“如果”,即“如果汽车没了油,它就不能够行驶了。”


  5) 句子成分欠缺句子中最容易欠缺的成分是主语和宾语,尤其是主语的欠缺,表现得很隐蔽,难以察觉。现举例说明:


  例题1: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使我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解析】这样的表达,在很多人的言语中和文章中都见过。仔细分析,“使”在句中作谓语,“经过”之后是状语,因此缺少主语。有两种修改方式:删去“经过”,让“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做主语,或删去“使”,让“成绩”做主语。


  例题2: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要面对大大小小的困难,正确的态度是,不要逃避,而是要战胜。


  【解析】这样的一个句子,有明显的缺陷,即缺少宾语,使句意残缺不全,正确地应为:“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要面对大大小小的困难,正确的态度是,不要逃避,而是要战胜这些困难。”


  例题3:看到农村里还有这么多的人靠卖血来维持生计这种现实情况,使我的内心变得沉重起来。


  【解析】这个句子中,“使”作谓语动词。句子缺少主语,使句子变得不通。有两种改正的方法,一是删去“看到”,让“现实情况”成为整个句子的主语;一是删去“使”,让“我的内心”作为句子的主语。


  6) 搭配不当词与词之间搭配不当是常见的错误。这种错误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主语与谓语搭配不当,一种是动词与宾语搭配欠妥,造成句子意义有误。搭配不当最容易出现的是主谓搭配不当和动宾搭配不当。


  请看下面的例题:


  例题1:一个人如果保养好的话,他的寿命能活到一百二十岁。


  【解析】此句中的后半句的主语“寿命”与句中谓语“活”并不是正确的搭配,正确的应为:一是删去“的寿命”,让“他”作主语;一是将谓语“能活到”改为“有”,这样主、谓语就搭配得当了。


  例题2:看完这篇描写农村悲惨状况的报告文学,我的心灵不能平静。


  【解析】此句的后半句“我的心灵”与后边的“平静”一词属错误搭配,正确的应为“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搭配不当很多都是因为措词而造成。


  例题3: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到国外旅行的人数越来越增大了。


  【解析】“越来越”后面应当搭配一个形容词,而不能是动词,所以,最恰当的表达是把“增大”改为“多”。这个病句同时也犯了词性误用的错误。


  7)句子次序颠倒句子次序颠倒分两种情况,一是句子中语词的次序不正确,另一个是句子间的次序不对。


  请看以下例子:


  例题1:虽然她只有七岁,但是对于父亲的死,她格外显得冷静。


  【解析】此句中的“格外”是程度副词,应当用来修饰形容词,因此,应把“格外”和“显得”之间次序颠倒,变成“她显得格外冷静。”


  例题2:公安战士毫不费力地按照线人的指引找到了被绑架的小女孩。


  【解析】此句之问题也在于词序不对,“毫不费力地”作为副词应置于动词“找到”之前,因为“毫不费力地”是用来修饰“找到”,而不是修饰“按照”。


  例题3:老张进了村子,因为二十多年没有回过这里,村子里大多数人他都不认识了。


  【解析】此句之病在于句子顺序安排不合理,第一句与第二句应交换位置,改为“老张因为二十多年没有回过这里,走进村子,大多数人他都不认识了。”


  8) 杂混所谓杂混即将两种格式混淆起来。对于这种原因造成的病句,可根据上下文的需要选取其中一个格式。


  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题1:这栋建筑有三十层组成。


  【解析】这个句子的问题出在将“有三十层”和“由三十层组成”两个格式杂混起来,因此,即可以把这个句子改成“这栋建筑由三十层组成”。


  例题2:由于长期坚持锻炼身体,老张的体重比四年前相比减少了20斤。


  【解析】这是在人们口语中经常使用的病句。此句之病在于将两个格式“与四年前相比减少了20斤”与“比四年前减少了20斤”相混杂,把原句可以改成两个格式中的任意一种,但后一种格式更为简练。


  例题3:太阳是一种炽热的气体大火球,它的外层主要有3层组成。


  【解析】要么说成“它的外层主要有3层”,要么说成“它的外层主要由3层组成”。


  (3) 修辞错误


  言语表达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够使句子生动、语言丰富多彩,富有感染力。因此,正确地使用修辞手法,是每个考生必备的能力。修辞方面的错误,常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比喻不当句子使用的比喻不贴切、不恰当。


  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题1:小王非常热爱本职工作,他经常对同事们讲,要像发疯一样热爱自己的事业。


  【解析】热爱事业属于理智的行动,而喻体“发疯”常指人丧失理智、不能正常做事,这个比喻是不恰当的。


  例题2:我们要像驴子一样勤恳地工作。


  【解析】此句中的喻体“驴子”,通常情况下都含有贬义的色彩,将人比喻为“驴子”,隐含了人蠢的意思,所以比喻不恰当,应将“驴子”改为“老黄牛”。


  例题3:这几天,王书记忙得就像一个高速运转的陀螺。


  【解析】王书记之工作忙,并不能用“陀螺”这样的喻体,因陀螺是在被抽打的情况下旋转,用在这儿,显然不够恰当


  例题4:这个烟幕黑得出奇,好像是一些大喷泉突然喷出时张成的巨大扇面。


  【解析】本体是“烟幕”,要形容它怎样黑,应当用形容黑的喻体,可是这儿的喻体讲的是形状,这个比喻就不恰当了。


  2)重复多余这里的“重复”是指那些不必要的重复出现的词语,为使句子简练,就应删掉多余而又重复的词语。但句中的反复修辞方法不属于多余重复的情况,对此应认真分析。


  请看以下例题:


  例题1:我们十分、十分地热爱伟大的祖国!


  【解析】此句中连用了两个“十分”,并不属于重复多余,而是一种表达充沛感情的、一种必要的修辞方法。


  例题2:面对洪水,吴镇人民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空前的团结。


  【解析】此句中的“从未有过”和“空前”就属于多余的重复,可删去其一,使句子表达更加简洁、有力。


  例题3:只有不断的努力,你才有希望攀登最高的顶点。


  【解析】此句中的“最高的”和“顶点”两个词即意义重复,可改为“你才有希望攀登最高峰”。


  例题4:海水不断地掀起了前仆后继的巨浪,看得人们心惊肉跳。


  【解析】此句中的“不断”和“前仆后继”属于重复,可删去其一,改为“海水不断地掀起巨浪”。


  3)过简该写的不写,过分简略,也会造成病句。过分简略句子必要成分,使句子出现意思不完整,造成了病句。


  请看下列例题:


  例题1:五中教师座谈会,教师们提了许多条意见。


  【解析】此句的弊病在于逗号前后两句话不能有效地衔接,应将第一句话加上必要的成分,改为“在五中教师座谈会上”,这样才能前后连贯起来。


  例题2:如果一个人没有知识,是根本不可能做好这个工作。


  【解析】此句的弊病在于缺少必要的成分,造成句意不完整,应该在句末加上一个“的”字,这样与前边的“是”协调一致。


  例题3:他没有意识到,仍然一意孤行。


  【解析】此句之问题在于缺少必要的成分,使句意不完整。“意识到”后缺少宾语,应改为“他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4)逻辑错误


  因为逻辑问题而出现的病句、错句、问题句,在实践中非常多。此处逻辑方面的病句,仅从逻辑的角度来分析病句。常见的逻辑方面错误有以下几种情况:


  1)错用概念一般情况下,错用概念表现为错用实词,因为实词通常都能表达概念。


  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题1:《黄河谣》里有不少民歌,它大胆地吸收了民间音调中一些积极的因素。


  【解析】此句中“音调”一词外延太窄,不能表达句意,应将其改为外延大一些的词,诸如“音乐”、“曲调”等。


  例题2:他这个人一向为人忠诚、老实。


  【解析】此句之病在于概念使用不当,其中“忠诚”一词使用不当,应将其改为“诚恳”。


  例题3:写文章时,有些句子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好,找不到恰当的形容词。


  【解析】说“句子不知该怎么形容”,“句子”的概念是表示完整意义的语言使用单位,没有什么必要对语言单位加以形容。需要形容的是“事物”,因而这里用错了概念,应当改用“事物”这个概念。


  例题4:为什么一月正是严寒之时,而七月正是酷热的岁月呢?


  【解析】“岁月”指很长的时间,用在这里指一月,太大了,可改用“月份”。

 

  2.病句的几种类型


  (1)词义不明确


  在实际的词语运用中,多义词是歧义产生的重要原因。


  例题:她已经走了一个小时了。


  【解析】上句中的“走”既可以当作“行走”讲,也可以当作“离开”讲。


  (2)层次不清


  句子的概念层次之间交待不清,让读者产生歧义。


  例题: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下了雨。


  【解析】这句话既可以理解为“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也可以理解为“江苏”和“浙江”共同的“部分地区”。


  (3)句法结构不固定


  实际中,由于句法结构处于不稳定状态,亦很容易造成句子的歧义


  例题:领导群众要注意些什么,在文件上边都写得清清楚楚。


  【解析】不知道句中的“领导群众”是指领导了群众(动宾关系),还是指领导与群众(联合关系),无法让人弄清楚。


  (4)指代不明


  句子中经常会出现代词和指向不明确。


  例题:关心的是她的母亲。


  【解析】原句中既可以理解为“母亲关心……”,也可以理解为“关心母亲”。


  解答歧义辨析这类题目,应摸索出答题的窍门。只要掌握有关的方法,此类题目不难解答。那么要怎样来对歧义现象进行辨析呢?下面的一些方法可供应试者参考。


  ①联系上下文法


  利用上下文也就是充分利用句子的语言环境。是否产生歧义,通过联系上下文就很容易看出来。


  例题:我父亲第一次见到我母亲时才十二岁。


  【解析】这是一个让人产生歧义的句子,可能是“父亲”十二岁,也可能是“母亲”十二岁,此时应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到底是谁十二岁。


  ②当觉得一句话有歧义时,应试者不妨用适当的词来替换句中的词语,看能否通顺。


  例题:我们要重视古代医学研究。


  【解析】或者是,我们要重视古代的医学研究。或者是,我们要重视古代医学的研究。


  ③语序安排法


  有时可以用重新安排语序的方法来辨析和消除歧义。当觉得一个句子可能有歧义时,应试者不妨将原句子的语序重新加以安排,来检查是否真有歧义。如:关于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我们不清楚,因为说起这事的这个人谁也不认识。可将其语序重新安排:“谁也不认识这个人”,或“这个人不认识谁”,这样很清楚地看到这个句子存在着歧义。


  例题:那次火山爆发相当于投在广岛的3 500颗原子弹。


  【解析】重新安排语序:那次火山爆发相当于3 500颗投在广岛的原子弹。


  ④句式变换法


  当觉得这个句子可能有歧义时,可通过变换句式的方法来确定,如:我看见你时正在跳绳。


  将句式予以变换为:“我正在跳绳的时候看见你”,或“我看见你时,你正在跳绳”,很明显这是一个有歧义的句子。


  例题:我看见你那年才6岁。


  【解析】或者是,我那年看见你,你才6岁。或者是,我六岁那年才看见你。


  ⑤加置标点法


  有些句子产生歧义,是跟句子标点符号不正确有关,其实是应该使用标点的地方没有使用标点,只要标上适当的标点符号,即可避免歧义。如“下雨天留客,主留客不留”,如果没有合适的标点,即是一个易产生歧义的句子,加上标点后即“下雨,天留客,主留,客不留”或者“下雨天,留客,主留客,不留”。


  例题:解放前一年的冬天我见到了她。


  【解析】或者是,解放前一年的冬天,我见到了她。或者是,解放前,一年的冬天,我见到了她。


  ⑥功能辨别法


  不少语言单位有多种含义,可是用在句子中,只有极少数的情况下才产生歧义。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的意义体现在不同的功能之中。功能不同,在句中的地位也就不同,所以一望便知究竟用的是哪种意义。有些词语的多种含义,用在句子中表现为不同的功能,在理解时就会产生歧义。如“准备了三个月的煤都烧完了”。此句即“准备用于三个月烧完的煤都烧完了,”或“用三个月时间准备好的煤烧完了。”




互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