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辞旧迎新,阖家团圆,春节是中华民族最聚人气的传统节日,当举家欢聚一起,当整个房间弥漫着年味和亲情,这是一年最舒心的时刻。
每到佳节思民俗。传统文化就“躲藏”在一个个民俗之中,就跳跃在一个个有文化的细节之中。比如,“杯不出栏,筷不出缘”。再比如,《礼记·曲礼》记载:(共餐时)毋搏饭,毋放饭,毋流歠,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嚃羹,毋絮羹,毋刺齿,毋歠醢。诸如此类的禁忌,在今天的一些地方仍有生命力。
我们的父母也许没读过《礼记》,甚至大字认不得几个,但是并不妨碍他们讲规矩、懂礼仪。这就牵扯到家风这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以春节吃团圆饭为例,无论座次安排,还是举筷夹菜,无论敬酒还是言谈都是有讲究的。在我们小时候,父母总是告诫道,长辈不先动筷,小孩子不能动筷;夹菜时,不要站起身夹远处的菜;向长辈敬酒时,酒杯必须比长辈的酒杯低一些……
这些都是规矩,也都涉及文明;这些都关乎家教,与涉及家风。“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些规矩永远都不会过时,也不应过时。如果坏了规矩,就乱了;如果忘了规矩,就找不到“回家”的路,那条含有文化基因的河流就可能断流。
父母讲家风传给我们,我们又把家风传给孩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这就是家风的魅力,也是传统文化的力量;这是父母的责任,也是子女的义务。优秀的传统文化之所以始终散发着勃勃生机,灿烂的风俗民俗之所以灿烂悠远,正与一个个家庭善待传统文化有关,与薪尽火传的文化使命有关。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三注重”,已是无数个家庭的精神立柱,是千百年来的信念基石。在言谈举止中,在潜移默化中,我们感受到了家教和家风的巨大分量。
要求孩子懂礼貌、讲规矩,只是家风的一种。晚清重臣曾国藩,子孙后代英才辈出,与其良好家风大有干系。比如,曾国藩将“勤”字当作人生第一要义。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要要求子女勤劳,“诸男在家勤洒扫”,“诸女学洗衣,学煮茶烧菜”。平凡如你我的底层子弟,同样受益于家风,比如打小父母要求我们“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百善孝为先”等等,父母有时并未耳提面命,谆谆教诲,而是将家风包含在一次次的身教中,使我们印象深刻,终生难忘。
当历史与现实对接,总能找到交集;当家风与家教重逢,总能滋养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正因为优秀的文化品质穿插其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在春节这个特殊时期,在每一天都感受家风,都传承家风,用精神的力量穿越一道道险关与滩涂,我们的家庭和社会更有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