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惠民政策与群众零距离
据报道,从今年开始,河北秦皇岛所有80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享受老龄补贴。政策甫一出台,便收获舆论广泛点赞;但与此同时,个别社区却要求领取补贴的耄耋老人加入QQ群看通知,这种“创新”的做法遭到不少人吐槽。
老龄补贴金额虽然不大,却凸显了地方政府民生工作的力度,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好政策。但老人们要想顺利拿到这笔钱,还得找孙子帮忙或者自学“网上办公”,这就给好政策的落实制造了障碍。在民生工作中,必须注意打通“最后一公里”,让群众从惠民政策中实实在在地受益。
一是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所有公职人员应当永远牢记并切实践行的理念。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人民描绘了一幅美好愿景: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这些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期盼,就是对“为人民服务”理念的最好诠释。民生事业的内容应当是全面的,既要着力改善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又要注重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民生工作的方法应当是科学的,要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工作,赢得群众的情感认同。
二是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政府的惠民政策在最后环节出现问题,不但使得政策效果大打折扣,政府的诚意也因此显得不足。必须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让群众和政策之间的“一公里”变为“零距离”。要发挥好领导干部示范作用,只有领导真正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工作人员才会恪尽职守、甘于奉献;要发挥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作用,直接面向群众,倾听真实声音,提高政策制定的精准性;要努力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以党建促进业务开展,以党员的率先示范带动全体工作人员的热情和干劲。
三是完善机制,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只有把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常态化,畅通与群众沟通的路径渠道,民生工作才能做到群众的心坎里。一方面,要落实联系群众制度。再发达的交通工具、再先进的技术手段也无法代替与群众面对面的交流。秦皇岛社区干部不妨借着发放老龄补贴的东风,对老年人做一次走访调查,这样既能了解老人的生活状况,又能增进邻里情感,想必老人们也会非常欢迎。另一方面,要规范工作程序。“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琐碎复杂,普遍存在着工作量大、人手不足的情况,为此应不断完善流程、优化方法、提高效率,而不能为了自己的方便,随意对公共服务对象设置额外门槛。
四是加强监督,推进问题排查整改。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都曾强调过要解决好“最后一公里”,但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绝非一日之功。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群众对某件工作的不满之处,就是政府改进和提升的空间,要充分征求、仔细研究群众的意见,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想,不断缩短公共服务和群众期望之间的距离。要发挥媒体监督职能。支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发挥监督作用,倒逼民生工作改进提高。要切实整改工作问题。发放补贴是职能部门的法定义务,不顾老年人的实际情况推行“互联网+”,实质上是一种只顾自己方便的懒政,应以此为契机开展问题整改,推动各部门各单位工作作风进一步做到“严”和“实”。
政府推行惠民政策的目的就是要惠及于民,如果政策不能干脆利索地落实到位,如果广大群众要劳神费力才能享受到政策红利,那么不啻是一种讽刺。从“最后一公里”到“零距离”,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完)(作者:董跃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