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人为地把知识分成“文科”和“理科”,在一些人的理解中,“人文是精彩的,但科学是呆板的”.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真正的科技是有灵魂、有生命、有温度、有情怀、有人性的。可以说科技完全源于人、依靠人、为了人,人既是科技的基础,也是科技的手段,更是科技的目的,在科技的研究、应用、推广中,处处都充满了人本主义精神。
科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科技必须承认、尊重、满足人性中最普遍、最真实、最迫切的需求才能得到发展。科技必须饱含着对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之情,饱含着对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良好祝愿,才能得到壮大发展。
科技是为人服务的,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也不仅仅是出于道德高尚的善良意愿,而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以现在运用得最广泛的互联网技术为例,大家是否想过,基于20世纪的物理学和数学理论的互联网并不一定是最前沿、最高深的技术,为什么现在如此流行?是人,是人的需要。人民需要交流,需要购物,需要合作,需要随时随地自由自在地链接。与其说是互联网改变了人民的生活,不如说是人民的生活需求造就了互联网。这同时也决定了互联网技术的研究、改进、应用都必须盯着人的需求。谁能用更低的成本,更短的时间,更人性的关怀服务人民,人民就选择谁、热爱谁、支持谁。同样,如果不是怀着对人正常需求的尊重、同情、热爱,是不可能创造出伟大的科技成就的。
人性的需求不仅是科技的目的,也是科技发展的动力。人的需求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这决定了科技要不断迭代更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的需求已经从基本的衣食住行方面的需求向追求愉悦、享受、自由、成就感等方面转变,这种需求也引导、推动、迫使技术变得更人性化。以手机为例,最早的手机仅仅是通信工具,手机的消费者也只关心手机的质量、价格等等,当手机作为一个大众都能消费的工具的时候,手机功能发生了变化--它逐步演化成为一种文化认同、审美情趣,甚至是精神追求的符号。这时就必须在呆板的、作为纯粹工具的手机中注入如变革、情怀、理想等人格化的因素,以满足人的这种精神需求。手机作为通信工具同时满足了身份认同的需求,这只是科技人性化、生命化的千万例子中的一个。
科技产生、发展、运用有其自身的轨道和规律,科技并不谋求对人的控制甚至消灭,这本身也是不可能做到的。科技虽然追求普遍性,但这种普遍性的目的绝不谋求对人的规训、惩罚与控制,这会扼杀人的自由,扼杀了自由就是扼杀了需求,也扼杀了科技发展的原动力,这在逻辑上是矛盾的。一些传统的人文知识分子担心,科技将会控制人、扼杀人,将人变成一个没有感情、没有情趣、没有自由的废物。一些学者对电脑控、手机控、微博控、游戏控感到忧心忡忡,对待科技和其带来的种种新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组织结构如临大敌,他们总是喋喋不休地告诫我们要远离手机云云。但事实是人民依然掌控着自己的生活,并且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自由。还有人把“网瘾”等归咎于科技发展,并扣上一定“异化”的帽子,这十分可笑,没有网瘾会有毒瘾、赌瘾等等。很多社会问题在科技没有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存在,只是现在借助科技变化了一种形式。
科技并不是人之外的异己力量,科技就是人本身,科技的出现和发展与其说是科技的需要,不如说是人的需要。对科技及需求将越来越广泛,人类对科技的依赖也必将越来越普遍,就如越来越多人学会穿衣服、上厕所一样,是人文明进化的结果。对待科技我们需要的不是排斥,而是拥抱,不是担心,而是欣喜,不是冷漠,而是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