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恩施市非遗保护中心联合市职业技术学校隆重举行“2015年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及恩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全校学生按照项目分组正式拉开了“学唱山民歌”、“学跳摆手舞”、“学习一门传统手工技艺”的非遗传承及艺术教育活动序幕。(4月10日中国硒都网)
非物质文化体现了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生活、历史、文化与智慧,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对丰富民众生活,陶冶民众情操,营造文明风气有很重要的作用。传承这些文化遗产,使命神圣。
恩施市有着非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音乐(太阳河民歌、五句子山歌、石工号子等)、民间舞蹈(耍耍、莲湘等)、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竹马、板凳龙、舞龙、地鸽子等)、传统技艺(傩面具制作、恩施玉露制作、油茶汤制作等)等,这些非物质文化滋养了一代代土、苗儿女。但是,在现代人追求新奇时尚的风气中,这些非遗都面临着传承难题,保护、传承这些文化遗产的任务已迫在眉睫。
传承非物质文化要建起稳定的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特色浓厚,它产生并植根于民族土壤,需要有一群热爱它的群众做基础,需要有一群相对稳定的愿意为它倾心付出的奉献者,否则,传承活动难以开展,传承的目标也就难以实现。从这个角度看,学校、社区、文艺单位、旅游景点的确是建立传承基地的理想处所。
传承非物质文化要舍得投入。诚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奇和时尚方面,也许比不上当今的流行文化,也许它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明显,但它却是陈酿的老酒,有极强的生命力,凝聚着民族的精神,映照着民族的灵魂,是无价之宝,所以,政府要舍得为之投入财力和人力,为基地硬件建设,为挖掘、传承非物质文化活动提供足够的经济保障。
传承非物质文化要有一支专业化的队伍。要想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很好的传承,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是关键,这支队伍要热爱非遗,要熟知各类非遗项目的特点,要能够按要求将非遗节目带进社区、单位,能主动传播优秀的非遗节目,让更多人喜爱这些节目。
传承非物质文化还要勇于不断创新,没有与时俱进的创新就会失去生命力,传承非遗,同样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从形式、内容等多方面予以创新,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