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农民问题的两大思路
长期以来,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老大难问题。由于农村的长期落后,农村自身的各种建设搞不上去,无数的农民至今仍然在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中挣扎。显然,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全面发展的巨大阻力。在当今经济市场化、社会法治化的形势下,这一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更为严重。它不但关系到农村、农民的前途和命运,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大计。
在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上,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实施劳务输出战略,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尽可能在城市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素质;另一种是着力于农村自身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诸方面的建设,使农村朝市场化、法治化和政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方向迈进,以改变当前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
第一种思路在目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貌难以得到根本改变的状况下,不失为一种可行的策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基本还处于自然经济状态,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无法在农村找到用武之地;而且,由于长期的落后,农村的各项事业很难完全靠自身的力量发展上去,农民的素质和能力难以在农村得到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劳务输出战略,一则能够使农民收入在短期内有一个明显的增长,从而为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最基本的资金保障;二则能够使广大农民在城市的广阔天地施展自己的能力,并使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在各种现代化生产和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这对于改变广大务工者自身的地位和命运、发展和繁荣农村的社会经济、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仅仅靠从外面“输血”,是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状况的。所以,这一思路对于解决我国的农村农民问题来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只能居于辅助性的地位。
第二种思路相对于第一种思路来说,则具有很大的优势。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事物的变化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我国农村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整个农村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诸方面,其艰难性和复杂性是不言而喻的,是需要广大农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努力推进的。目前,我国农村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诸方面的发展状况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很远,需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一点一滴、全面、积极、协调地推进。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农村朝市场化、法治化和政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方向迈进,最终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局面,成为经济、政治和文化协调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齐头并进的崭新世界。但建设这一工程需要一个艰难、漫长的过程,决非一朝一夕之功所能奏效,所以,这种思路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尤其是在广大农民渴望早日改变自身的处境、实现自身的价值、维护自己的尊严的情况下。
可以肯定的是,上述两种思路是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它们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统一于促进农村的发展和繁荣、实现城乡一体化,最终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战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