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一支由600余名老红军、老干部、老劳模、老专家、老艺术家等组成的“百老德育讲师团”长期活跃在上海。他们以关心下一代成长为宗旨,13年来,进学校、下社区、走城乡、入军营,共计为310多万青少年义务举办了3300多场德育讲座、展览和演出,引起社会热烈反响。
“高擎爱国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精神火炬,照亮新一代的道德前程”是社会对他们的高度赞许,年轻人将他们视作最可亲近的思想道德教育辅导员,白发老人们自己则表示,不过是想用一份人生感悟,力所能及地帮助青少年成长。
“百老德育讲师团”为什么能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对祖国深沉的爱,对下一代浓郁的情。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责任,自觉以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执着奉献,矢志不渝。他们通过自己的行动,演绎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精彩。
青少年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人生经验不足,缺乏社会实践,一些青少年对社会思潮的甄别能力不强,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影响,导致思想困惑和价值迷失。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必须坚持从孩子抓起,从青少年抓起,对他们进行崇高精神的引领,砥砺品质,修身养德。
从最初的24位老前辈,到如今600多人的导师大军,讲师团的壮大也充分证明了高尚的道德能量和春风化雨的德育形式是社会迫切需要的软实力。他们的经验说明,只要结合青少年的思想实际和行为特点,依托主阵地,探索新形式,搭建新平台,就能不断取得德育教育的实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青少年的思维习惯,外化为青少年的自觉行动。我们希望,各地能有更多曾为祖国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的老同志加入到德育育人队伍,在关爱教育下一代工作中发挥特殊作用。我们也希望,社会能给他们创造更大的舞台,让他们发挥出更大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