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的外出打工者在车站对前来送别的蹒跚父母突然一跪,这对“空巢老人”瞬间泪奔;听着77岁的老父亲“你干干净净地、勤勤恳恳地,就是不回来过年我和你妈也高兴”的微信叮咛,返城的公务员儿子眼窝发潮;长途车站,丧夫近20年的母亲把儿子的第一个月工资塞还给儿子,在说完“你刚找到工作,用钱的地方多,让它下了崽再孝顺妈”的话后,终于松开了紧握儿子的那双满是老茧的手,转身走了……
“三六九,往外走。”几天之前,人们揣着满腔的激情与兴奋回乡。年过初六,人们又捧着满怀的深情与留恋返城。自古多情伤离别,网络上,指尖滑动之间,人们对那些返城感人故事的跟帖与点赞,让不舍的情绪疯长,让怀恋的泪水在飞。诗人说,“这一辈子,无论走多远,都走不出父母的视线;无论长多大,血脉中都会流淌着父母的温暖。”的确,当真正与故土双亲告别时,当看着母亲默默往行囊里装孩子喜欢吃的特产时,没有谁能心静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注重亲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期盼,还是“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的无奈,无论是“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的睹物思人,抑或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浓郁思乡,都是牵挂亲人和被亲人牵挂的亲情暖流。也正是因为有了亲情的激励和支撑,才让一个个客居他乡的游子在跋涉中哪怕遇上了狂风,也能把它唱成一首浪漫的歌;即便遇到了暴雨,也能把它读成一行醉人的诗。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在城镇化浪潮中,有的人选择留下,建设美丽乡村;更有很多人告别父老乡亲,走进城市灯火,尽管这里有艰难、有委屈,但更有机会、有梦想。无论身在何方,根都在故乡;无论走多远,亲情都是心灵的港湾。
“咱乡下人身上的朴实、勤劳、善良、节俭、诚实的品质,你进了城可不能丢。”电视剧里主人公给进城工作的儿子说的这句话,与其说是父亲对儿子的叮咛,不如说是民族传统的承续。学者说,“脱离了传统,不管民族气质还是文明,都不可能存在。”民族既是一个血脉共同体,也是一个记忆的共同体。包括注重亲情在内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与魂,是中国所以为中国、中国人所以为中国人的独特标识。离别家乡“根”不丢,就是对团圆的精神守望,如此也才能自由地追逐自己的梦想。
梁漱溟先生曾说:“现代化的中国是一棵新树,但他是从原来的老树根上生长出来的,仍和老树为同根,不是另外一棵树。”人也一样,走到哪里,都是爹妈的孩子,都流淌着亲情的血液。而亲情的陪伴与坚守,就是战胜困难、拥抱未来最大的能量;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就是尽职尽责、不断前行的最大动能。
有人牵挂的路程不叫漂泊,有人思念的日子不叫寂寞,有人关怀的岁月不会失落。春天,是憧憬与梦想萌发的时节,是愿望和筹划扬帆的时刻。离家,就是春天里在亲情守望中再出发,去用坚实的脚步丈量梦想,去为下一次归乡而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