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最近几则新闻,让人不由得把目光再次投向中国地图西部。
7月2日,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媒体合作论坛召开。此前,俄罗斯、蒙古等数十个国家领导人明确表示,支持中国关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一天之前,7月1日,最新建成的高铁大西线投入运行,中国铁路总公司表示,今年“全路要以中西部地区铁路建设为重点”。10多天前,6月22日,丝绸之路成为跨国联合申报的世界遗产项目,而申遗过程长达26年,堪称“长征”。一个月前,有报道称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传出为“一带一路”规划做准备的省份多达19个,各种定位多有重合,甚至碰出不同地方争夺丝路起点的火花。
这些新闻指向两个判断:建设、规划、研讨的热潮说明,丝路经济带这一设想在中西部、中亚乃至整个欧亚大陆广受关注,很有希望成为带动“新丝路”沿线地区发展的强劲引擎;同时,协调、统筹、联通的困难也说明,赓续“丝路精神”,真正实现和平共赢,打造利益共同体,还需艰苦努力和创造性的改革。
丝绸之路从来就不是坦途,丝路精神才是成就传奇的关键。强烈的市场需求,曾让运送丝绸的驼队、装载香料的商船冲破路途艰险,蹚出了一条融通之路,这正是丝路精神的可贵之处。古人在大漠戈壁“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在汪洋大海“云帆高张,昼夜星驰”,今人坐守亚太和欧洲两大发达经济圈之间的腰线地区,发展速度和开放程度却远远落后。今天,中央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设想,顺应了中国西部和中亚国家渴望快速发展的诉求。
怎么用好地区发展愿望这个原动力?习近平主席曾用“五通”描述构建丝路经济带的思路——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丝路沿线地区和国家的暂时落后,很大的原因在于与外部市场“通路”不畅,机制观念尚不够开放包容。正因如此,铺就一条“新丝路”,关键就在于能否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传承古代丝绸之路“通”的精髓,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实现丝路的复兴不易。迄今为止,许多国家都在围绕丝绸之路规划发展,“新丝绸之路计划”“丝绸之路外交”“北南运输走廊”……不一而足,但在中亚国家看来,这些计划都是“局部有效”,制定者强调的是自我利益或者重点领域的“连”与“通”,而对其他竞争者和非重点领域,却更像是“隔”和“断”。中国构建丝路经济带的思路,脱离了非此即彼的利益博弈,强调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秉持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不屏蔽任何参与者的加入,不忽视任何相关国的实际,真正为实现“通”而努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新丝路上,无论是怎样的发展规划,都不应是以地理划分的一份经济计划,而是关乎全方位开放以及大统筹发展的改革创新。对于各个国家是如此,对于中国各个省份也是这样。参与这样的规划,并非意味着资源和政策的必然倾斜。只有把握丝路精神,对内对外都拧成一股绳,才能找到自身优势的市场定位;只有对接经济带的需求,才能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局面。
“西番自古荒凉处。与昔比,今非故。昆仑天堑已通途,西子婀娜堪赋。资源独有,商机无数,四海人皆慕”——正如词中所咏,“新丝路”物质和交通上的“通”并不困难,政策、机制、民心之间的“通”才是真正的挑战。每一个登上丝路经济带快车的人都应有“车头意识”,不仅要借力加速,还要为统筹合作献策出力,共襄跨越国境阻隔、超越制度限制、融合多元文化的伟大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