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激战正酣,甚至上演疑似“咬人事件”。实际上,与球场上的较量相比,国家队厨房里的较量才堪称“舌尖上的世界杯”。
先看看葡萄牙队携带了哪些重量级“武器”吧:200公斤干鳕鱼、20公斤香肠、10公斤熏猪肘子、48瓶波尔图酒……随行厨师劳雷罗解释说,这是为了避免球员思乡!德国队御用厨师施特罗姆贝格更直白:“我的用武之地是在厨房,那里是我在国家队的位置。”
舌尖上的比拼,让足尖上的比赛更为精彩。德国4∶1狂胜葡萄牙之后,有媒体联想到了德国人的“厨房神器”:剪葱末的葱花剪,精准割片的面包等分器,可以刨各种丝、条、片、丁,甚至给玉米棒脱粒的多功能器。还有人想到了德国家庭配备的温度计、量杯、滴管、天平、计时器,以及那句形容德国主妇“根本不是做饭,简直就是做化学实验”的话。从德国人对厨具的在意,足见其严谨态度,德国如今的“精密足球”大抵就源于此。
“只有人,才懂得进餐的艺术”。厨房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制造美食。19世纪法国美食家萨瓦兰早就指出:“告诉我你吃什么,我就能说出你是什么样的人。”烹调,更多时候体现的是一种生活态度。近年来,欧美地区逐渐兴起“生活在厨房”。从德国的家庭主妇,到英国的优雅绅士,再到美国的超级奶爸,热衷于动手下厨,通过网络分享快乐。厨房,不仅是烹饪的场所、美食的策源地,更像家庭的心脏、欢乐的海洋、社交的舞台。对青年人而言,它是真正“断奶”的开端;对中年夫妇而言,它是情感沟通的媒介;对孩童而言,它是培养动手能力、历练生活技能的课堂。
美国畅销书作家佩格·布莱在她的《我恨厨房》一书中,直言厨房将职业女性变成“炉子的奴隶”。然而,当我们厌烦了世事的纷繁嘈杂,倦怠了急促的城市生活,回回头就会发现,厨房不恰是一个逃离世俗、沉淀人生的港湾吗?换换思路就能换一种活法,这正是厨房的秘密。乐享人生,正是要从乐享生活起步,在烟雾环绕中,在汗水洒落中,收获心灵的休憩、情感的慰藉、身心的放松。化用鲁迅在《家庭为中国之基本》中的一句话说就是,“身处斗室之中,神驰宇宙之外”。
烹调食物,何尝不是在烹调人生?厨房中的五味调和,恰正是人生五味交融的缩影。事实上,再没有比中国人更会体味“舌尖上的人生”的了。一部《论语》,其中的“食”字出现了几十次。鱼与熊掌不可得兼,治大国若烹小鲜,厨房里的美食哲学,描摹出我们的民族性格,熏染着我们的文化品性。雅致也好,简约也罢,或者清淡,或者浓郁,无论怎样的烹调和饮食,只要去细细咀嚼,足能体味其中文化与人生的况味。
虽然输了比赛,但劳雷罗仍然需要一丝不苟地工作,葡萄牙的世界杯之旅还需更多努力。施特罗姆贝格则已经将他设计的60个大赛食谱汇集出版成书,他觉得球员的营养饮食也是大众健康所需。当然了,对于中国球迷来说,虽然《舌尖上的中国》搅动了无数外国人的味觉,但再精彩的舌尖中国,怎能替代亿万球迷对足尖的向往?什么时候,海外媒体也能发出这样的赞叹:中国人踢球,像这个国家的美食一样让人垂涎三尺?!